北京普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空气净化设备增速快 普及率依然低
09-30

空气净化设备增速快 普及率依然低

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引发市民关注。数据表明,目前消费者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已高达95%。在此背景下,空气净化设备近两年出现了高位增长。据统计,2012年某电器在上海市场空气净化设备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4%和77%。受近期PM2.5污染等因素影响,2013年前两个月更出现爆发式增长,空气净化设备销售额增幅达342%。

中国家庭使用净化设备不足的现状,与缺乏主流渠道对相关产品知识的教育普及有很大关系。产品的效果往往需要专业检测,其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作用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像其它电器商品一样,有直观的感官体验。同时,价格高、产品少也是重要原因。随着居民水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家用净化行业发展增速越来越快,从2013年开始已全面进入爆发期,随着主流渠道加大消费知识普及和产品供应,预期未来三年,上海市场的增长率将不低于300%。未来三年空气净化设备将会“量升价低”,可比产品价格将保持较大幅度的下行趋势,每年的降幅将在15%-20%左右,3年以后价格基本可以做到“腰斩”,而型号将达到现有数量的2-3倍。

随着PM2.5、雾霾等词汇频繁的在普通百姓的眼前出现,一个与此相关的家电产品-空气净化设备就开始备受大家的关注。如果说治理大气污染是政府的事,那在家呼吸什么样的空气就是自己的事了,所以选购一台或多台空气净化设备就成了当务之急。现今市面上的空气净化设备品牌繁多、款式各异,网上销售的空气净化设备就有30多个品牌近300款型号,消费者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空气净化设备,该如何选择就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

空气净化设备的基本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一般主要由风机和空气过滤器组成,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空气净化设备内的风机首先将污染的空气吸入,在通过空气过滤器时,其所携的各种污染物质将被清除或吸附,然后再通过送风口排出,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基本净化量(CADR)大小是首先需要注意,CADR是洁净空气输出比率的英文缩写,单位标注为“XXX立方米/小时”,一般厂商都会产品的介绍、包装和机身上提到。

CADR值反映了空气净化设备去除尘埃、二手烟和花粉的能力,CADR值越高则代表净化效率就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空气净化设备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如果室内有污染源持续产生的话,使用CADR 值大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使室内污染物保持在更低的浓度上。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些品牌空气净化设备标注的适用面积数值往往不够严谨,而空气净化设备的适用面积一般应是通过CADR值计算得出的。国际上认可的标准一般要求空气净化设备在工作时,房间内的空气循次数每小时不能低于5次。简单来说30平米的房间通过计算,应该选择CADR值为400立方米/小时的空气净化设备,而20平米就选择260立方米/小时CADR值,15平米就选择200立方米/小时CADR值的,依此类推。

 以普通人的听觉为例,20至40分贝(dB)犹如轻声絮语、相对安静,40至60分贝(dB)则相当于普通的室内谈话,而60分贝(dB)以上就属于吵闹的范畴了,长时间处于噪音中是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而空气净化设备在不同风量设置的情况下,其运行声音的大小是不同的。一般厂商都会在产品的介绍里注明其工作噪音值的范围,单位标注为“XXdB至XXdB”。所以建议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空气净化设备前,也要确认该产品的噪音是否适合所处室内环境。

除了基本净化量和工作噪声外,作为空气净化设备最主要组成部分的空气过滤器,也是在购买前一定要注意挑选的。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臭气和有害化学气体等,而常见的几种空气过滤器技术,在针对不同污染情况时,效果也是各有不同。目前空气过滤器中最普遍被使用的技术是通过HEPA(高效空气微粒滤网) 进行物理过滤,HEPA通常由化学纤维或玻璃纤维材质组成,常见的HEPA滤网由多层折叠的纤维膜构成,展开后的面积相当于折叠时的数十倍。

 HEPA对直径为0.3微米(PM0.3)以上的微粒滤除效率高达99.97%以上,是烟雾、尘埃微粒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且HEPA发展相对成熟,是国际上公认最好的高效过滤材料,所以其被空气净化设备主流品牌普遍采用。但HEPA对有害化学气体则无能为力,同时其在使用期间也需要定期更换、维护。相对于HEPA技术滤网对苯、甲醛等有害化学气体滤除效果欠佳的情况,大部分品牌的空气净化设备还采用了基于活性炭技术的滤网,活性炭滤网通常采用格状结构,格子内装有活性炭颗粒,特殊的构造加上活性炭的特性,使得此种滤网具有风阻系数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

 活性炭是以煤、木材和果壳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而得。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充分接触、吸附有害化学气体。但活性炭只能暂时吸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当温度、风速等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离出来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使用期间也要定期更换,避免其吸附饱和。除了上述两种空气净化设备常用的物理过滤技术外,其它较主流的还有静电集尘和光触媒技术,其中静电集尘技术是利用高压直流电场将含尘气体进行电离,其中的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并带上负电荷后,会在阳极表面放电、沉积,从而达到过滤灰尘、净化空气的目的。

实现静电集尘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可过滤较大量的含尘气体,且无需更换滤网的成本优势也很明显。但其净化效率相对于HEPA方式略差,设计不当时也容易产生臭氧污染,对于有害气体污染也基本没有效果。而光触媒技术的原理是将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作用,从而有效将细菌等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但光触媒技术必须的紫外线光源,如设计防护不当对人体是有伤害的。

其它市场上空气净化设备应用的技术还有活性氧、负离子、分子络合等技术,但没有哪种空气净化方式是万能的,所以应在选购前考虑实际使用环境,如室内烟尘污染较重,就应选择采用HEPA或静电集尘技术的产品,而对于刚装修的室内环境,就需要选择带有活性炭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产品。

各大主流品牌的空气净化设备除了具备基本的净化空气的功能外,不同款式的产品还有着各自特色的功能。如适合上班族一般仅在休息时间使用的定时功能,适合老年人等不熟悉操作人寻的灰尘/异味传感器控制功能,适合有孩子家庭使用的安全锁功能等。但这些功能说到底只是对好的产品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消费者还是应该在确认基本净化需求能达到的基础上,再选择有适宜附加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在经过仔细挑选、购买到适合的空气净化设备产品后,并不是启用后就一劳永逸了。因为空气净化设备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保养、不维护更换滤网,不但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反而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危害到使用者的健康。

所以空气净化设备在初次使用前应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室内合适的地点放置,摆放时确保空气净化设备平稳放置,同时保证进、出风口通畅,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半小时后再开机使用。使用期间不要将空气净化设备靠近水源或具有挥发性的易燃物品,使用时也不要有物品遮挡进、出风口,对产品说明书上标注的具体注意事项更要仔细阅读。空气净化设备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需定期清洁外壳上的灰尘和污垢,一般清洁可使用湿布擦拭,但切忌使用汽油、香蕉水等有机溶剂擦洗,以免损坏一般采用塑料材质的外壳。

  对于小孩子来讲,一方面是免疫系统正在发育,对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不够,如果空气中出现了污染物,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对于室内的尘埃来说,主要还是集中在地面30厘米以下,而小孩因为身高的缘故,会较多地停留在这个高度呼吸。而且这一点是很隐蔽的,非常容易被忽视。可能不少人会对此感到陌生,其实,这一问题在室外同样存在。街边的尾气污染物,一般会聚集在距地面40-50厘米高的空气中。小孩子的身高与汽车尾气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沉积高度相仿,又喜欢趴在地上玩,吸入的是车辆排放出的高浓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铅的含量尤其高,小孩子如果长期在路边玩耍,吸入大量汽车尾气,极易造成铅中毒。对于空气净化设备的态度,我们是无奈地去被选购,属于一种无奈的被动措施。30年前能够想象今天纯水装在瓶子里面就能大卖?10年之后,空气状况是怎样?我们可不想看到,10年之后,空气也是压缩到容器里面进行出售。

空气污染受关注 空气净化设备需求旺盛
09-29

空气污染受关注 空气净化设备需求旺盛

      2012年9月,有关空气污染的话题又被炒的沸沸扬扬。北京空气PM2.5浓度直逼300g/m3,PM2.5问题的热闹程度甚嚣尘上。普通大众在经过一番激烈、无奈的议论之后,更多的是从自身角度关注呼吸健康,市场上防护PM2.5产品一时炙手可热、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国各地开始对PM2.5开展监测并公布浓度数据,许多商家看准这一巨大的商机,纷纷进入防护PM2.5的市场领域。现在,一线城市各大卖场和商场内空气净化设备、带有除尘杀菌功能的空调等全面热销,随着防治PM2.5意识的广泛传播,近一年来,销售量均呈现较大幅度地增长。

  据《中国空气净化设备市场分析调研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空气净化设备产业将保持30%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全球空气净化设备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但在中国家庭普及率却只有0.2%。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目前已有不少商家已把布局PM2.5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在国家PM2.5政策的实施之下,PM2.5防护市场将会迎来销售旺季,而这块蛋糕才刚刚开始。

  作为防护PM2.5市场上的领头军,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只能局限在室内。当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外出就只能求助于口罩。PM2.5引起公众关注后,北京公交车里、地铁中、大街上,戴口罩的市民不在少数。现在国内市面上有许多防化学制剂、保温、运动型等不同种类的口罩,但大都面向固定用途,对PM2.5无特定效果,透气性较差。医用口罩也不能够有效抵御PM2.5,它们大都是基于无纺布,或者类似的大孔径纤维制成的,对微小的PM2.5作用有限。

  口罩的防护能力有两个权威的国际标准:根据欧洲FFP标准,FFP2和FFP3的口罩对3m颗粒的防护效率超过94%,但对于PM2.5(2.5m以下的颗粒物)的隔绝效果相对较差。最近,美国Nelson试验室传来消息,由中国厂商研发的绿盾微滤技术对0.1um(PM0.1)颗粒物过滤效果大于99%,完全符合美国NIOSH标准。这意味着依赖该技术生产的绿盾口罩将成为国内首款有效预防PM2.5颗粒、适合普通人日常使用的口罩,同时,该口罩采用能抵抗“超级细菌”的康纶纤维制成,达到了杀菌防PM2.5的双重功效。

  防PM2.5口罩的出现,完成了防护PM2.5产品由室内到室外的过渡,而其轻巧、便捷的特点为普通大众的健康出行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其市场需求点毋庸置疑。

 经空气中飞沫核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非直接的传播方式。飞沫核是飞沫的残基,可悬浮在空气中,干燥后产生直径在1~5um的粒子。这些微粒可能含有活的微生物;可能被干的分泌物构成的外衣保护;或长期悬浮在空气中;被带到其他地方。飞沫核中的微生物适宜的生存条件为没有阳光或其他辐射的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通过飞沫核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结核杆菌、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一些环境中的病原菌,其生命周期形式中如大小、行为方式与飞沫核相似。曲霉的孢子直径为2~3.5um,在静止的空气中下落速率约为0.03cm/s(1m/h),由于其浮力强,曲霉孢子可抵抗干燥,随气流持续悬浮在空气中,或被带至其他地方。

  中国现在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PM2.5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不得不面对的顽固敌人,做好防护准备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伴随着人们对自身呼吸健康的关注,带来的是一片新兴市场的兴起,但防护并非根本。为了我们自身健康,尚需慎重选择我们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这才是杜绝PM2.5的根本。


食品洁净车间设计和建设要求
09-28

食品洁净车间设计和建设要求

一、何为洁净车间

洁净车间也叫无尘车间、洁净室、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亦即是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之特性。

什么是十万级洁净车间呢?简单来说,就是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0.5μm粒子数不大于352万个,空气中粒子数越少,就意味着灰尘和微生物数量越少,空气越洁净。十万级洁净车间还要求车间每小时换气需达到15-19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二、食品厂洁净车间的分区

一般食品厂洁净车间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般作业区、准清洁区、清洁作业区。

1、一般作业区(非清洁区):一般的原料、成品、工具储存区域,包装成品转运区域等原料、成品裸露风险较低的区域,如外包装室、原辅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外包装车间、成品仓库等。

2、准清洁区:要求次之,如原料处理、包材处理、包装、缓冲间(拆包间)、一般生产加工间、非即食食品的内包装间等成品处理但不直接裸露的区域。

3、清洁作业区: 指卫生环境要求最高,人员、环境要求较高,必须经过消毒和更衣才可以进入,如:原料、成品裸露的处理区域,食食品的冷加工间、即食食品的冷却间、待包装即食食品的储存间、即食食品的内包装间等。

 建有洁净车间的食品工厂在选址、设计、布局、建设和改造时应最大限度避免污染源、交叉污染、混料和差错的发生。

厂区环境整洁、人流和物流走向合理。

应有适当门禁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保存建设和施工的竣工资料

生产过程中发生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建筑,应建设在厂区常年最多风向的下风侧。

相互有影响的生产工艺,不宜设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各自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有效的隔断措施。生产发酵产品应具备专用发酵车间。

 

三、洁净生产区的要求

1、有无菌要求但不能够实行最终灭菌的工艺和虽能实现最终灭菌,但灭菌后无菌操作的工艺,应在洁净生产区内进行。

2、有良好卫生生产环境要求的洁净生产区,应包括易腐性食品、即食半成品或成品的最后冷却或包装前的存放、处理场所,不能最终灭菌的原料前处理、产品封罐、成型场所,产品最终灭菌后的暴露环境,内包装材料准备区域和内包装间,以及为食品生产、改进食品特性或保存性的加工处理场所和检验室等。

3、洁净生产区应生产流程及相应洁净用房等级要求合理布局。生产线布局不应造成往返交叉和不连续。

4、生产区内相互联系的不同车间之间应符合品种和工艺的需要,必要时应有缓冲室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缓冲室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米。

5、原料前处理不得与成品生产使用同一洁净区域。

6、生产车间内划出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作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的暂存区,并应严防交叉、混淆和污染。

7、检验室宜独立设置,对其排气和排水应有妥善处理措施。对产品的检验过程有空气洁净要求的,应设洁净工作台。

 

四、食品净化洁净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模式一: 标准组合室空调风柜+空气过滤系统+洁净室通风保温管道+HEPA高效送风口+洁净室回风管道系统的工作原理,不断的循环和补充新风送人洁净室车间内,以达到生产环境所需的洁净度。

模式二:洁净室车间天花安装FFU工业空气净化器直接往洁净室送风+回风柱回风系统+吸顶式空调机制冷的工作原理。这种形式一般对用于环境洁净度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场合,并且成本相对低一些。如食品生产车间、普通的理化实验室工程、产品包装间、化妆品生产车间等。

洁净室选用不同的送风及回风系统的不同设计是决定洁净室不同洁净度等级决定性因素。

 


洁净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措施
09-27

洁净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信很多在工厂上班的朋友都知道无尘车间,其无尘车间也可以称无尘室,是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还有温度湿度,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特设的房间。但是,产品的不同,所以,所使用的无尘车间标准级也不一样。

无尘车间标准级别分为:1级、百级级、千级级、万级、十万级、百万级.越排在前面级别越高,1级是级别高的,常见的是百级到十万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洁净工程的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以及其他费用都属于洁净工程公司的成本费用,而在工程总造价中比重大的就是材料费用。而保证材料质量是确保洁净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洁净工程质量,洁净工程公司在材料采购和材料控制方面,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1、所有材料、设备的选用、确定,必须符合洁净工程公司设计要求并经现场代表人员认可。

2、对于有甲方指定供货商提供的材料,由施工员先提出材料清单,交项目经理部汇总审核后定货。材料运到现场后,由项目经理部质量责任师和物资部门人员验收,无产品合格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予接受,由项目经理部书面通知业主。严防不合格的材料用到洁净工程上。

3、洁净工程公司需坚持保质保量配套及时、经济适用的原则,在已通过评定的合格供货单位中选择供应商。选择好供货商后,先提供产品样本给业主和监理单位,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证书,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订货。

4、洁净工程公司对供货商的评定按《物资采购工作程序》要求进行:根据所需求采购的材料的类别、重要性和数量,选择一种或数种,评价供货商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在本公司或其他单位的使用效果,特殊或新型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质量状况等,评定合格后列入公司的供货单位名单,定期进行复评,合格后,供需购买有关材料时进行选择。对于发生有严重质量问题影响洁净工程质量;提供的产品材质证明书、合格证书与实物不符;不满足使用功能;产品外观尺寸、几何尺寸不符合使用或不合格的供货商,从供货商目录中除名。

5、洁净工程材料到货后,有检验人员根据有关标准对材料的材质说明书、外观质量、数量进行检验。对材质证明书有疑问或缺项者,还须取样到洁净工程公司中心试验站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入库。验证合格后,有关部门质量证明文件交现场资料员汇总存档,凡资料不齐全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现场。

6、无论是洁净工程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设备,进入现场后均进入设置在现场的材料库房和设备库房,并通知业务和监理公司的有关部门人员到库房进行初次验收,由业主代表或监理签注意见后入库,妥善保管。做好设备、器材开箱记录,及时收集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等。

7、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拉出现场,防止其误用到洁净工程上。

     洁净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工程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难度,而工程质量控制中工程材料又占据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工程质量控制就必须从材料采购入手。

食用菌无尘无菌车间南北方通风的差异
09-26

食用菌无尘无菌车间南北方通风的差异


在南方,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通风会导致菇房湿度上升,加上大多数食用菌生长温度都低于外界温度很多,高温、高湿的室外空气进入菇房会产生冷凝现象,墙壁、库板表面出现的冷凝水会滋生细菌和霉菌。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接种室、培养室等前段环节,就容易导致污染率上升。如果出现在出菇房,会导致蘑菇干度下降,影响货架期,甚至严重的病害。

南方食用菌无菌厂房在夏季,净化车间应该减少外循环新风的风量,或者全部处于内循环状态,最大限度的避免室外高温、高湿空气的进入。培养房和出菇房在设计方案时就应该考虑到新风降温、降湿的问题,如果采用集中送风比较容易解决,在新风机加装表冷器,表冷器通入低温的载冷剂。

在北方,夏季高温对通风的影响只在夏季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出现,而且影响远没有南方大。

在北方,通风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是在冬季,室外空气的特征是低温和干燥,低温和干燥的空气对冷却室、接种室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培养室和出菇房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低温的空气进入会造成培养室部分区域因新风而降低温度,进而导致发菌和出菇的不一致性。二是低湿干燥的空气会瞬间将菇房相对湿度将至不可接受的程度。

对于新风温度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进行新风预热,同样,集中送风比较容易解决,在新风机内部加装预热装置,如果条件允许,新风温度进行自动控制。

在北方,冬季新风温度低可以通过预热的方式解决,但是新风湿度小就没有办法通过预湿的方法解决了,主要是湿度大小不容易控制,通风管道加湿后容易滋生细菌等无法解决。

因此,北方食用菌生产在冬季应该特别注意新风湿度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前检修加湿设备,配备足够的加湿量,有条件必须采用超声波加湿器。

在换风前,菇房的湿度要为换风留出适当的余量,抵抗新风干燥对菇房环境的冲击,采用少通风、勤通风的原则。

冬季北方菇房的排风口容易出现冷风倒灌的现象,会导致菇房内部排风口附近温度长时间偏低,一般会在排风口安装止回装置,但是作用不大,只是减少影响。



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和性能检测
09-24

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和性能检测

  1、洁净工作服的清洗

洁净工作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制药、微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和抗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的合成纤维织物.

洁净工作服的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清洗,尽管纤维本身是很难弄脏的洁净纤维,但如何保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清洗的方法.如果采用普通洗涤法当然相反地还会被弄脏.所以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洁净工作服,从管理方面考虑,在清洗的时候也必须在洁净室中进行清洗椄稍饰包装.

通常情况下洁净工作服至少每周洗涤一次,有些要求高的工种甚至每天洗涤一次.

在普通的房间中清洗时,会附着灰尘和细菌,以及受洗净剂的污染.另外,在捆包和搬运过程中,也会有附着灰尘及微生物的危险.

洁净工作服的清洗一般是由专业清洗公司进行清洗,在洁净室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新缝制的洁净工作服可直接进行洗涤,而回收穿过的洁净工作服发现油污,应仔细去除油污再进行洗涤程序.

(2)洗涤前要对擦破、损坏及搭扣等附属品进行检查,对有缺陷的要修理、更换或报废.

(3)必须在比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的洁净度高的洁净室中进行清洗、烘干、捆包.

(4)湿式、干式清洗用的水要过滤,溶剂也要蒸馏之后在使用点上用小于0.2μm孔径的滤膜,根据需要进行一次以上的过滤.

(5)为了除去水溶性污染物,用清水洗涤后,再用蒸馏过的溶剂进行最后的洗涤,除去油性污染物.

(6)湿式洗涤用水温度如下:

聚酯布 60-70℃ (最高70℃)

尼龙布 50-55℃(最高60℃)

(7)在最后漂洗透水时,可以用抗静电剂以提高抗静电特性,但选用的抗静电剂应与纤维结合良好,无粉尘脱落.

(8)有搭扣的工作服,应在扣合状态下洗涤.

(9)在洗涤专用的洁净空气循环系统中进行干燥.

干燥后,在洗涤专用的洁净室内叠好,装入洁净的聚酯袋或尼龙袋内,根据要求可双层包装,也可进行真空塑封,包装材料最好用抗静电性良好的材料.由于折叠工序最易发尘,因而折叠工序必须在高一级的净化空间中进行,如100级的洁净工作服的折叠包装应在10级环境中进行.

 

  洁净车间一般为大柱网、大跨度、大空间、无采光窗的密闭厂房,《洁净车间设计规范》GB50073-2001中对采光窗洁净车间的照度值有明确规定(见该规范中的表9.2.3),并规定,无采光窗洁净区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不低于200 1x,比GBJ73-84中的150 1x提高了一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室内照明指南"规定,无窗厂房的照度最低不能小于500 1x。根据我国现有的电力水平,我国人工照明照度标准普遍比欧、美等国家低,实际上最近一些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的洁净车间照度远高于2001x,达到300~500 1x。对于在密闭洁净车间工作的操作人员来说,为他们提供明亮、舒适的视觉环境,可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产品的成品率。因此,适当提高洁净车间的人工照明照度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视觉卫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工业和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新规范中的照度标准将有较大的提高。不过考虑到生产车间的明暗适应,洁净车间的走道、休息室的照度与工作是的照度等级不能相差太大,一般相差1~2个等级较合适,但最低不能低于100 1x。有窗洁净车间的标准与普通生产厂房一样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执行。


2、洁净工作服的性能检测

2.1 净化性能检测

对洁净室内使用的洁净工作服的衣料内外附着的污染粒子,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ASTM的F-51法(显微镜法),F-51修证法(计数法),HELMKE转筒法(滚筒法,相当于ASTM试验方法)以及振动试验法(振动法).

(1)ASTM-F-51法(显微镜法)

测试探头装有过滤隔膜,直接连接吸风计量泵,通过的空气量为28L/min.测试时使空气通过试验衣料,将空气中含有的发尘粒子捕到试验用的滤膜上,用400倍显微镜观察并统计尘埃粒子数.

读出滤膜上面的0.5-5以及5以上的粒子个数.在滤膜上面印有3.08mm的格子,可以读出一个格子内的粒子数.

(2)ASTM-F-51修订法(计数法)

使空气通过试验衣料,用粒子计数器测定发尘粒子的大小和个数.

把试样放置在带金属网的台架上,用采样器(用47mm的过滤器支架代替)接触吸引,通过的空气量为28L/min.

(3)滚桶法(Helmke Drum Test)

把试样放入一个侧面开口的旋转的滚桶内旋转,从粒桶内对发尘粒子采样,用粒子计数器测定粒子个数后决定洁净度的级别.旋转滚筒尺寸为43cm×33cm,在桶的内侧有4个叶片,桶的转数为10转/分.

(4)振动法

把试样放在小室内,通过振动扭转产生粒子,用粒子计数器测定.同时,对粒径大的粒子(25以上)捕集到滤膜上,读出粒子个数.风量为3.5英尺/分(0.099m/mim),振动次数为150次/分.

我国目前在洁净工作服的无尘性能测试方面尚未有国家标准,可参考日本空气洁净协会专门委员会研究的日本工业标准JIS-B-9923,和美国IES标准RP-CC-003-87-T.

对于无尘性能的评价,各行业可根据国际标准ISO/TC209所规定的洁净厂房标准,结合各自的洁净等级进行区分使用. 


全国服务热线:010-81581590

手 机:13810989845  

座 机:010-81581590

邮 箱:hjt19790@163.com

网 址:www.bjphjhgc.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绿地中央广场2期写字楼306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9 北京普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370号-2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9 北京普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370号-2